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季节,但是秋天出游,孩子容易出现过敏,现在不少孩子都是过敏性体质,据了解,秋天易发三大问题过敏,到底是什么?家长又该怎么预防?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永智将一一讲解。秋季是个温度非常适宜的天气,为什么说秋天容易引起过敏呢?秋季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相对较小、浮尘相对较多,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尘螨、灰尘量大大增加,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导致过敏鼻炎和过敏性皮肤病的物质。而且秋季气温下降,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秋天容易引发过敏疾病,第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什么?秋冬季易发生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婴儿湿疹。典型婴儿湿疹的表现为面颊、额部、头皮等部位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剧烈瘙痒。严重的可泛发全身。尽管婴儿湿疹容易反复复发,但有一半可以1年后出现完全缓解,随年龄这个比例还会更高。但仍有少数患儿迁延至成年。家长有什么办法可以先预防婴儿湿疹?婴儿湿疹的病因考虑与婴儿皮肤未发育完善,易受各种物理刺激或过敏原影响有关。与遗传基因有关,如食物过敏,皮肤干燥,更容易发生湿疹,秋冬天气干燥,容易诱发湿疹的发作。婴儿如果牛奶蛋白过敏,也容易诱发湿疹。像最近这个天气,一些皮肤比较干燥的婴儿,身体皮肤会开始干燥,而且开始感觉脱皮,那么如果是婴儿湿疹,该怎么治疗?1、保湿,保湿,保湿!非常重要。2、外用药:首选糖皮质激素软膏,激素类药膏是存在副作用的,所以品种的选择及使用时间及使用频率非常重要,激素类药膏可以选择短效的激素类药膏,也可配合非激素类的药膏,特别是对反复复发需要长期坚持用药的宝宝,交替使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使用期间不超过一周,频率为每天一次。3、口服药:对瘙痒剧烈的,可以考虑口服西替利嗪滴剂、氯他定糖浆、扑尔敏等。对特别严重,一般治疗不能控制者,可口服甚至肌注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但一般不常规使用。懂得科学为婴儿做好日常护理很重要。1、皮肤保湿:推荐使用润肤乳,不仅发病时使用,平时也应常规使用,如果宝宝皮肤干燥,可每三小时一次。2、衣物:给宝宝穿纯棉、宽松、柔软的衣物,在不着凉的前题下尽量少穿。洗澡:水温不要太高,最好不要超过36℃,选择温和的沐浴露。也许有人会问,孩子湿疹,饮食上要忌口吗?3、婴儿湿疹多数与饮食无关,一般不要过度忌口,但进食试验明确者,应尽量避免。很多湿疹患者认为湿疹是由食物引起的,而过度忌口。但实际上即使停止了这些食物,也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湿疹的症状,反而引起营养不均衡,可能进一步加重湿疹。对于婴儿,牛奶限制应谨慎。部分湿疹,特别是特应性湿疹可能与食物有关,结合症状表现,我们可以进一步检查过敏源,科学避开过敏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应尽量避免,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孩,我们可以选择特殊配方的医用奶粉代替普通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水解蛋白奶粉等。湿疹很痒,用热水捂一下可以吗?过度清洗和长时间不洗澡都不正确。过度洗澡,特别是使用烫水洗澡或擦洗患处,湿疹的瘙痒会得到暂时缓解,但之后会因不良刺激和过度清洗造成的皮肤屏障的破坏而使用皮损加重,越来越痒。长时间不洗澡是也不可取。特应性湿疹患儿应每天洗一次澡。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在不着凉的前题下,应尽量低,平时每次洗澡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0分钟,尽量选择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洗澡后3分钟内使用保湿剂,以锁住水分。在急性发作时,可以在温水浴中浸泡10~20分钟,其后立即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使结痂的皮损变平,并迅速改善病情。糖皮质激素软膏,会不会副作用很大?实际上外用糖皮质激素还是湿疹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沉着,还可诱发痤疮、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但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长期大剂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只要针对病情、皮损部位,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强度的激素软膏,可发挥激素的强大抗炎、抗过敏作用,同时又能避免其不良反应。一般儿童湿疹可选择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可以先用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病情,再用低强度的糖皮质激素维持,只要合理使用,即使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大多数糖皮质激素软膏在局部连续使用建议不超过1周。使用激素软膏,会不会让病情复发呢?复发多数是因为没有规范治疗和其它诱发因素。有些患者病情稍一控制就立即停药,导致病情很快复发,而且湿疹本身有容易反复复发的特点,所以最好遵医嘱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必要时长期小量维持。一般不推荐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一些慢性湿疹需要长期使用外用药控制者,为了避免激素长期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也可交替使用非激素类的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软膏,对轻度的湿疹也可以单用,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儿童使用安全。纯植物的药膏会不会更安全有效?潮州有一种土方,就是婴幼儿湿疹,妈妈会挤奶水涂抹到湿疹的地方,母乳可以治疗湿疹吗?这些药效果有限,而且不一定安全。有些纯植物药可能有效,但一味追求不含激素的“纯植物”药膏则不明智。国外对治疗湿疹的所谓“纯植物”药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药膏中很大部分含有激素,而且是强效糖皮质激素,而且国内也不断发现一些所谓的“纯中药”软膏中含有激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使用反而危害更大。
外用母乳对湿疹无效。尽管有研究认为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湿疹发生率更低,而且母乳是宝宝的最好食物,不要轻易因为湿疹断奶,但外用母乳治疗湿疹无效,不仅延误治疗,有些还会刺激加重湿疹。合并其他病菌的感染。
过敏性结膜炎是秋季第二常见的婴儿过敏问题。过敏性结膜炎。如果孩子在不停地揉眼睛,并揉得像核桃一样肿,不时流出眼泪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是否得了过敏性结膜炎。刚刚说到眼睛问题,一些大意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风吹得太厉害,还是不小心被吹到,导致眼睛难受,其实他们就忽略了这一种疾病,过敏性结膜炎。眼睛表面(结膜)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漂浮的各种过敏原随时可以接触结膜,正是这些过敏源导致眼红、眼肿和眼痒。秋季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包括花粉类、枯草、宠物的毛发、灰尘等。如果是过敏性结膜炎,可以准备人工泪液抗过敏类型的滴眼液,激素类型的滴眼液等。过敏性鼻炎是第三种秋季常见过敏疾病。过敏性鼻炎,不少孩子都有过敏性鼻炎,立秋过后,不少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忽然“感冒”了,表现为打喷嚏,通常一打就是三四个,有的孩子甚至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而且还会流清鼻涕、鼻子发痒,有的还会嗅觉减退。秋季风尘花絮漫天飞,鼻炎高发。家长应加强孩子的免疫力,注意饮食。家里的被褥经常清洗,另外不要去抖、扫床,以免把家里的粉尘螨、灰尘螨抖起来。家长要让过敏体质的孩子远离草丛,同时秋季温差大,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防寒。除了过敏性鼻炎,还有比较严重的就是哮喘了。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说到哮喘,有一组数字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达3.02%,按此年龄段2.22亿人口计算,全国儿童哮喘患儿达万以上。哮喘,可能在我们看来,就是因为支气管的问题持续太久导致的,其实不仅仅是这样,是吗?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主要危险因素:(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次要危险因素:(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有些孩子哮喘了,医师会建议他先做一下过敏源检查,过敏检测是获得患者最佳管理的首要因素,充分的过敏检测可以使患儿规避过敏原规避,合理选择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充分的过敏检测可明确过敏原,儿童早期出现对牛奶或鸡蛋致敏,或者对吸入过敏原致敏,都会增加以后发展成哮喘的风险.早期识别这些儿童可以为阻止哮喘发生,提供机会。日常哮喘能够怎么预防呢?防治原则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强调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避免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治疗过程中遵循"评估-调整治疗-监测"的管理循环,直至停药观察。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如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缓解期的治疗方案主要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服用,表面激素的规范化雾化治疗等。秋天乍暖还寒,容易对孩子的皮肤、眼睛、鼻子等部位产生伤害,常见疾病,家长要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
版权声明:
版权归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台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