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及避免皮肤病的发生,老年人应加强皮肤的自我保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选择护肤品
老年人皮肤失水干燥、皱纹多,可以选择含橄榄油、硅酮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润肤剂;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弹性,提高皮肤抵抗力,可选择含人参、花粉、珍珠、胎盘素、鹿茸等成分的护肤品;为了抗衰老抗黑色素生成,祛斑增白,防晒除皱,可选择含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护肤品。
2
不用碱性肥皂
皮肤正常情况下会分泌油脂,一是为了保持表皮下的水分不过度流失,二是平衡体温。使用碱性肥皂后,碱性物质会把油脂分解掉。皮肤表皮上没有保护层,自然就干裂了。
由于老年人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所以在洗脸、洗手甚至洗澡时宜少用肥皂,或使用碱性很小的软皂、硼酸肥皂等。如果洗澡次数偏多,则不必每次都打肥皂。
3
洗澡要注意方法
老年人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35~38℃,桑拿浴和冷水浴对老人不太适宜;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为10~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不宜过勤,一般7~10天一次即可。洗浴后及时外涂少许保湿润肤品。
4
预防皮肤损伤,警惕皮肤病恶变
老年人皮肤损伤后伤口愈合比年轻人慢得多。一般来说,老化肌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大降低后,伤口愈合所需的时间可能是壮年时的4倍,这可能引发褥疮或者炎症等问题。还有,老年人高发的糖尿病、血管改变、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也都会影响到伤口愈合的速度。因此,老年人尤其应该预防皮肤损伤,具体来说,就是应避免风吹、日晒、雨淋,季节变换时增减衣物要及时,帽子、口罩、围巾、手套、棉鞋等要备齐;天寒地冻,减少外出,雨天路滑,谨防摔倒。
此外,对于上述提到的老年性皮肤病变,虽然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本身不恶变也不破溃,只是有碍观瞻,但还是应积极治疗。自行搔抓、抠挤、烫洗等不良刺激则可能会引起这些良性皮肤病变的恶变。因此,一旦发现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合、增生变色或者黑痣突然增大、破溃出血则可能是恶变的征象,建议及早就医。
5
远离皮肤过敏原
若发现某种食物、药物会引发皮肤过敏,要避免食用;若是因为穿着化纤织物而感到皮肤瘙痒或出疹时,要停止穿用;此外,要防止香水、植物花粉和洗涤剂等引发皮肤过敏。
6
及时处理皲裂皮肤
建议老年人在洗手洗脚后,立即擦干水,并及时涂上护肤霜。足部最好能及时穿上不易透风、保暖性能好的棉拖鞋。此外,建议老人们可以用3/4的普通护肤霜加1/4无水猪油,混合均匀后,外涂皲裂皮肤,功效极佳,且价格实惠。
7
刺激按摩皮肤
老年人平时应多揉按皮肤。以面部为例,面部按摩时不宜过分用力。用中指和无名指按摩最为合适。按摩的动作要有节奏韵律感,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按摩的速度最好与心脏跳动的速度大约一致。
给皮肤按摩的作用是增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帮助排除积于皮下过多的水分,消除肿胀,有效地延缓皮肤松弛和衰老现象;还可使皮下神经得到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减轻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令人精神焕发。
8
改善下肢循环
部分老年人因下肢血液循环较差,或下肢静脉曲张,易发生小腿瘙痒、皮肤肥厚,甚至出现渗透糜烂与溃疡等症。对于这类人群,首先要尽量避免久站,休息时宜抬高患肢,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但切忌用热水烫洗,否则易使皮炎加重,造成更大痛苦。
9
改善皮肤营养
老年人皮肤经常因失于滋养而变得干燥。所以老年人宜适当食用具有养血润燥、滋润皮肤功效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藕、胡萝卜、香蕉、胡桃仁、芝麻、甜杏仁和蜂蜜、生地、白芍、当归、首乌等。此外,还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忌酒。
10
预防皮肤感染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除了易发生瘙痒症,还易出现皮肤感染、毛囊炎和疖肿等症。所以,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要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毛发较多的枕部等。若出现瘙痒,不宜用力搔抓,以避免感染或使感染扩散。
11
注意饮食起居
尽量减少饮浓茶、咖啡,吃辣椒、海鲜等刺激性饮食及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可以有效地防止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生。内衣宽松适度,以棉织物为好,不易引发过敏,不刺激皮肤。
本文选自《家庭医药》
年第19期P32-33页
作者为上海中医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蔡希
(当归栀子连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