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会讯丨妊娠期特有皮肤病的诊治策略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

浙江大医院方红汤顺利

方红教授

妊娠期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及血容量改变,皮肤会发生一些生理性变化,非妊娠期皮肤病在妊娠期也会出现加重或减轻。妊娠特有皮肤病指仅限于妊娠及产褥期女性的皮肤疾病,治疗上需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本文对妊娠期特有皮肤病的诊治策略作扼要综述。

妊娠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疱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或产后不久。通常表现为脐周荨麻疹性斑块、丘疹、水疱,迅速扩大形成张力性大疱,伴剧烈瘙痒。躯干四肢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黏膜。皮损组织病理为表皮下疱,直接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均匀线状C3沉积。患者血清BPNC16A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尽管实验室检查并非本病诊断所必须,但患者通常有抗甲状腺抗体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且增加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治疗上外用中、高效糖皮质激素,瘙痒明显可口服非镇静类抗组胺药,但不推荐局部外用抗组胺药。如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胎儿生长受限和早产风险,故建议定期产前胎儿评估。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孕期的最后几周(平均孕第35周)或产后不久。约3/4的患者为初产妇。通常表现为妊娠纹内的伴剧烈瘙痒的红斑丘疹。病程一般持续4-6周,产后2周内可消退。本病诊断主要靠临床,一般不需要皮肤活检和实验室检查。初始治疗可外用低、中效糖皮质激素。对于极严重病例,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妊娠期特应性皮疹:包括妊娠期湿疹、妊娠痒疹和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是妊娠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病例的50%以上。通常发生在妊娠早中期。绝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广泛湿疹发作,类似典型的特应性皮炎,常伴有皮肤干燥。少数患者出现妊娠痒疹,表现为四肢、躯干伸侧的红斑、丘疹、结节,通常产后消退。极个别患者出现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表现为轻度瘙痒的毛囊性丘脓疱疹,产后2周内可消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和皮肤活检。本病治疗外用低、中效糖皮质激素,可联合非镇静抗组胺药以控制瘙痒。

妊娠脓疱型银屑病:是妊娠期发生或由妊娠引发的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少见类型。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皮损首先出现在间擦部位,躯干、四肢均可受累,但手足、面部通常不累及。初起表现为有环形脓疱的红斑斑块,随着中央区溃烂和结痂,斑块逐渐扩大,可能形成同心环。通常不伴瘙痒,但全身症状严重,可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和寒战等不适。产后皮损可迅速消退,但下次妊娠时可能复发,且复发时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发病更早。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皮损特点,但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加以确诊。妊娠脓疱型银屑病可能会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自然流产、胎儿生长受限、死产等不良事件,需要进行积极治疗,并监测胎儿情况。建议系统使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可作为代替治疗。若分娩后无哺乳需求,也可口服维A酸或甲氨蝶呤。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唯一一种无原发性皮肤改变的妊娠皮肤病。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瘙痒,尤其是手掌和足底,剧烈抓挠可致皮肤破损。分娩后症状可迅速自发缓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影响较大,可能引起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等风险事件。产妇一般预后良好,但60-70%患者有复发风险。熊去氧胆酸是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首选治疗。对于最大剂量熊去氧胆酸使用后瘙痒仍未改善患者,建议加用腺苷蛋氨酸、考来烯胺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zz/10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