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理清螨虫的分类
二.人类身上的毛囊虫(蠕形螨)
三.人类与宠物狗身上的毛囊虫(犬蠕形螨)
四.生活中的尘螨
你可听过关于螨虫的谣言?
谣言一:黑头、痘痘、毛孔粗大都是因为螨虫在脸上作祟
谣言二:检出螨虫阳性,还不治疗等啥?x产品,是螨虫克星,彻底消灭你脸上的螨虫。
谣言三:美女养狗2天全身长螨虫
谣言四:衣物中和毛囊中的螨虫是同一种
没错,本楼主就是来粉碎月经贴的!!
想要了解真相?请往下看~~
一.理清分类,认识“螨虫”
生活中的螨虫分为n多种,与皮肤相关的主要是毛囊螨和尘螨。有趣的是,虽然入镜率很高,它们却常常被混为一谈。下面,为你理清思路。
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中,皮脂腺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中,统称“毛囊虫”。它们离开寄生环境将无法继续生存。
而尘螨则是自营生计,不依附于人类也可生存下去的。
二.人类身上的毛囊虫(本文重点内容)
半透明,体长约0.15~0.30mm,肉眼难以发现。关于蠕形螨(毛囊虫)是否%的人类面部毛囊中都会存在,答案并不确切。
毛囊虫的致病性目前不明确
痤疮(毛孔粗大)、酒渣鼻、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的患者,毛囊虫感染度显著升高,这是一种现象,但并不认为它是导致这些病的直接因素(或者说只是众多病因之一)。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有所争论,并未定论。
能够确定的是,高毛囊螨感染度的皮肤确会遭到螨引起的皮损。表现可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丘疹、小结节、脓疱、结痂、脱屑、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表面粗糙等。”症状不典型,要镜检找出致病原因才见分晓。
不过以上情况,出现在患者存在个人免疫失衡等情况下。叫做“条件致病”。
检测毛囊虫的方法:
挤压涂片法
透明胶纸粘贴法:睡前将透明胶带贴于鼻、鼻沟、额、下巴等处,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镜检。此法简单易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试试看。
超过每视野显微镜下3个时,会引起一些皮肤反应(上文已述)但检查是辅助诊断的手段,确定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
!!!!关于如何对待毛囊虫的几点建议
有少量的毛囊螨正常,无症状可不处理,检测到螨虫阳性并无意义,但可以混淆视听。
特殊情况(免疫失衡等问题)蠕形螨数量会不正常的增加,并可继发细菌感染,需治疗。外用甲硝唑凝胶、硫磺软膏,内服替硝唑。此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痤疮(出油多、毛孔大),考虑与痤疮丙酸杆菌等有关,与毛囊螨关系不大。
若酒渣鼻皮损中有超过正常数量的毛囊虫,外用甲硝唑凝胶治疗有一定效果。
毛囊虫若从毛囊跑到毛巾、枕被上面,也不会立刻死亡(5℃时成虫可活一周左右,而在干燥空气中则能活1~2天。)所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衣被、毛巾等物。
三.人类与宠物狗身上的毛囊虫
爱狗人士都知道,“螨虫”是狗狗易感染的皮肤病,危害很大,宠物之间的传染也很强。
人会感染“狗螨虫”吗
关于狗狗身上的螨虫(犬蠕形螨)是否能够传染给人,国外有部分感染人案例报道,但未有相关文献给出确定结论。但建议不要与狗狗过分亲密接触,即使不是螨虫也会有其他像跳蚤之类的不速之客找到上你哦。
四.尘螨
尘螨大小约0.2~0.4mm,其实肉眼是可以分辨的,只不过其藏身于粉尘和衣被之中,颜色也比较“朴素”所以很少被注意到。
尘螨与毛囊虫常被大家混淆都叫做螨虫。实际上两者完全不同。尘螨不寄生于人体,以粉末性食物为食(如面粉、动物皮屑、真菌等)
尘螨的致病性
尘螨的分泌物、排泄物、蜕壳、尸体等会成为人类的过敏源。患者往往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对尘螨过敏常表现为“尘螨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在此不作详述。
皮肤被尘螨叮咬会引起“虫咬皮炎”解决办法是使用虫咬水,炉甘石洗剂,止痒药如曼秀雷敦薄荷膏,无极膏等。
避免尘螨的危害:要注意卫生,常清除室内尘埃,勤洗衣晒被褥;屋内保持通风、干燥、少尘。使用杀螨剂灭螨,虫螨磷等都有一定作用。现在还有新兴的隔绝螨虫的布料,也可尝试。
(作者:八岁洛丽塔编辑:优德医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