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全24节气养生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节气歌》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序,人与自然相应,人的生命依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因此,中医养生中,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归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节气灸”:培壮元阳以扶助正气,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人与环境的联系,与人的气血阴阳之间的关系。

立春

二月三号

立春养肝: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

立春时节,人体的生理变化主要是:一是气血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二是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人的精神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所以,在立春,养生就得养肝。

艾灸穴位:

督脉:大椎、命门、肺俞、肝俞;

任脉:关元、神阙、中脘、太冲。

雨水

二月十八

雨水护脾脏:平衡阴阳,疏肝理气,引火下行

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艾灸穴位:

调整阴阳:命门(调阴阳)、神阙(补阳气),足三里,三阴交

疏肝理气:主要取穴肝俞

健脾利湿:胃俞、中脘

惊蛰

三月五号

惊蛰养生:排邪气、抗过敏

惊蛰的到来,标志着阳气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升发,大地回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百病。蛰虫惊动,温度和湿度适中,花草虫蚁都蠢蠢欲动起来,皮肤的毛孔逐渐增强开合,将油脂和湿气排出,此时阳气不足,毛孔堵塞加上过敏源的增加,青春痘,毛囊炎和红疹等皮肤病就会大面积爆发。

艾灸穴位:

扶正祛邪:命门、肾俞、神阙、关元;

抗过敏:百虫窝(血海穴上一吋)

春分

三月二十

春分养生:祛湿固本

春分后,春阳之气上升快,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增强,情绪波动也大,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眩晕、失眠等症。另外,春分后雨水增多湿度大,体弱者易生病,旧病者也容易复发。

艾灸穴位:

百会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曲池穴

清明

四月四号

清明:保护脾胃

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中医认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在此节气中心脏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要高度重视。其次,旺木更易克土,土属脾,所以还要保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艾灸穴位:

大椎、至阳、命门、鬼哭穴、足三里、合谷、关元、神阙。

谷雨

四月二十

谷雨养生:健脾祛湿、疏通经络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土进入旺盛时期,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身体补益重中之重,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民间有说二四八月乱穿衣之说,穿衣厚薄是根据个人身体状态来确定,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顺应自然,注重节气养生。

艾灸穴位:

18日:督脉:百会、大椎、心俞、肾俞

19日:任脉:神阙、关元、阴陵泉、足三里、神门

20日:督脉:百会、大椎、心俞、肾俞

立夏

五月五号

立夏养生原则“养血补心”

此时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可多吃蔬菜、水果。

艾灸穴位:

大椎穴、心俞、神阙、关元

小满

五月二十一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健脾化湿

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故民间有俗谚“小满小满,江满水满”。再加之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小满节气的养生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这也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理论,否则极易引发风湿等疾病。

艾灸穴位:

中脘、足三里、隐白、公孙、脾经胃经的穴位就是这时主要选择的穴位

芒种

六月五号

芒种养生:健脾祛湿

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

艾灸穴位:

风门穴、大椎穴、肺俞穴、劳宫穴、足三里穴

夏至

六月二十一

夏至养生:锁阳祛湿

夏至,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人体扶阳驱寒的最佳时机。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艾灸穴位:

督脉:大椎、至阳、命门;

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

小暑

七月七号

小暑养生: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艾灸穴位:

脾经: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

四大养生穴:关元、中脘、气海、命门

大暑

七月二十二

大暑养生:冬病夏治好时节

大暑是温度最高,阳气最盛时节,也是养生保健“冬病夏治”好时机。按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秋冬季多敛。久病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受自然界影响更加虚衰,在此季节阴阳明显失衡,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

艾灸穴位:

最佳穴位:阴陵泉、关元穴、膻中穴、肾俞穴。

立秋

八月七号

立秋养生:健脾清热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艾灸穴位:

大椎穴、太白穴、关元、气海

处暑

八月二十三

处暑养生: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但此时外界的暑湿之气还没有完全消褪,人们依然贪凉饮冷,所以艾灸时要从脾胃二经入手,避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艾灸穴位:

除湿取穴:中脘,足三里,丰隆,承山穴可以除湿。

补气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温补阳气。

白露

九月七号

白露养生:驱寒散湿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若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艾灸穴位:

大椎、肺俞、足三里、关元

秋分

九月二十三

秋分养生:养肺散寒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在秋分时节,根据节气的阴阳变化,施以温热的灸法,能有效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同时,由于秋分处于阴阳消长的转折期,艾灸还有利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艾灸取穴

以大椎、肺俞、大肠俞、肾俞、关元、神阙、天枢、合谷等穴位为主。可以起到预防秋燥,滋阴润肺的作用。

霜降

十月二十三

霜降节气期间,最易范三种疾病:

1、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容易在此时复发;

2、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

3、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所以,霜降艾灸对于固表益气,温补元阳有极大作用,能有效防止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生!

艾灸取穴:

大椎穴膻中穴肾俞关元肺俞涌泉穴

立冬

十一月七号

立冬养生: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所以,此时艾灸也是很关键。立冬时节阳气衰微温度反复,正是流感易发时节,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提高免疫力,伴您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艾灸穴位:

肾俞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关元、气海、神阙、风门灸

小雪

十一月二十二

小雪养生:补肾固本

因为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过肾、膀胱的气化作用,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而肾又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盛,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盛就是这一时节艾灸疗法的关键。

艾灸穴位:

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

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胆经诸穴

大雪

十二月七号

大雪养生:“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此时艾灸能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

艾灸穴位:

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冬至

十二月二十二

冬至养生:冬至进补,春天打虎

冬至是一年阴阳交替循环的节点,如果此时保养不好,会影响整个一年的健康状态。冬至前后进行艾灸,能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起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大大增强艾灸的温补之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艾灸穴位:

冬至灸,最重要的就是艾灸神阙和关元

小寒

(18年)1月5

小寒养生:以养肾为先

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也就是说冬季时节养阴养肾、防寒平阳是关键。

艾灸穴位:

肾俞、命门、太溪。

大寒

(18年)1月20

大寒养生:

这一时节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段,但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此后阳气便渐渐升发,因此这一时节的灸疗要以肾经为主,肝经为辅,既要进一步补益阳气,又要逐渐注意肝气的调畅,迎接春季的到来。

艾灸穴位:

主灸:神阙、血海、三阴交

艾贴宝提示

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中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人体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节气灸是一种兼顾全身整体机能调节的具有广谱性的扶正固本方法,可以起到防患未然、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试用+个人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yf/6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