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锋,是一名参与乡村建设多年的设计师,也是一名城市文创经营者,一直在做乡村的规划设计,传统村落保护与改造。
在从事乡村旅游民宿策划设计工作的那段时间,他走访了很多民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乡村建设项目。蔡晓锋结合自己多年的项目经历,渐渐发现乡村民宿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总结、研究和推广。
空间,应该是有灵性和温度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它应该包含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蔡晓锋
大家好!很高兴给大家分享关于民宿的话题,我的分享主题是:“从运营角度谈民宿策划与场景设计。”
1.对民宿的再认识
第一,民宿,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它还是一个精神空间。民宿在解决了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部分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具有特有的文化属性,就是它是一个精神空间。
它可以缓解现代人面临的诸多危机:比如远离故土的乡愁、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压力等,民宿是当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方式、消费升级的一种载体,满足的是城市人内心对自然、乡村和田园的向往,是一种精神消费。
第二、民宿是“乡村与城市”产生互动与对话的链接与窗口。乡村民宿是城乡文明交融的载体,好的民宿能够成为一个区域的旅游项目地,带动城市与乡村产生良性的互动。利用乡村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既可以解决城市人群的度假需求孩子的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又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在地化就业、留守儿童的问题。民宿就成为了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第三、民宿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通道之一,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可以有效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并解决一系列农村问题。
民宿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可以实现由“美好资源”向“美好经济”的转化,因地制宜,以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创建,以“居”为核心的“民宿+”模式,打造一种“新乡土生活方式空间”,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创新乡村旅游产品,重塑乡村生态、文化和产业价值。
在当下“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发展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餐饮、娱乐、农事体验、物产销售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民宿综合体”,将是未来民宿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四、“网红民宿”可以成为一个区域旅游的流量入口,激活或带动区域旅游。“民宿”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不能再用单纯的住宿思维去思考行业的发展,更多的用流量和平台的思维来思考。从以房间为核心升级为以房间为基础、以旅游产品和生活方式为主要服务内容。
民宿设计不仅仅是对空间和景观的改造设计,还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内容的设计,未来的民宿会更加的多元化,要结合旅游相关的资源,进行产品的资源整合,拓宽收入渠道,提升盈利空间,把民宿由单一的住宿点升级转变为“多维业态联动发展的民宿综合体”。
第五、民宿集群和民宿综合体会是未来民宿的发展方向。抱团发展,多个民宿知名品牌和周边品牌形成集群,共同拉动流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