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品牌故事开出10000家店,

专注于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品牌的诞生都是一部辛酸的创业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品牌是如何从创立到发展,从辉煌到衰退,从低谷到巅峰…

说到炸鸡,

除了肯德基和麦当劳

还有一个名字是不得不提的

“华莱士”

中国本土西式快餐TOP1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华莱士的故事。

品牌故事

华莱士创始人华怀余和华怀庆两兄弟是温州苍南人,20岁中专毕业后,华怀庆安份守纪地做了8年的会计。

之后,因为想买一台捷达带着块积蓄下海创业,卖过领带,开过鞋厂,也摆过地摊。

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福州市场,吸引了大批顾客,甚至还发生了店面玻璃门被挤爆的安全事件.

嗅觉敏锐的福建商人嗅到了西式快餐这一块的商机,抢在肯德基麦当劳之前再地级、县级市开店,填补当地市场空白的同时也分一杯羹。

“年至年,钱最好赚。”据从事该生意的宋先生回忆,当时投资约万元就可在地级市开一家和麦当劳相当规模的餐厅。

一个汉堡卖10多元,大家还排队,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资。

年,华氏兄弟俩凑了8万元,创办了“华莱士”,快餐店开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

这个时候已经有本土汉堡店做到了上百家加盟店的规模,对于华莱士来说市场情况并不乐观。

最初,华莱士也和其他的汉堡店一样模仿肯德基和麦当劳,从头到脚全部照搬,不管小孩来的多不多,也在店里修了一个儿童乐园。

汉堡单价8-10元不等,可乐一杯4-5元。别看10块钱一个汉堡好像不贵,但是在那个时候依旧是很多人不舍得吃的东西。

但华氏兄弟很快发现瓶颈所在:“单价是很高,但销量却很少,日均营业额只有元左右,扣掉成本不亏也不赚。”

从一开始,华氏兄弟就想着把华莱士做成连锁店,如果单店效益不解决,那么连锁扩张将无从谈起。他们开始意识到,单纯刻意模仿是走不长远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华氏兄弟冥思苦想着如何变革提高收益的时候,德克士在华莱士的斜对面开业了,这家德克士差点成为压垮华莱士的最后一根稻草。

企业和人一样,往往憋着一股劲,向死而生。

华氏兄弟准备放手搏一把,推出了“特价”促销——即可乐1元、鸡腿2元、汉堡3元,正面迎战德克士。

结果,第一天的营业额由平时的元增加至元,第二天达到元,第三天突破元。

这次的赔本赚吆喝让华氏兄弟发现,炸鸡汉堡还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的,然而在地级县市,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先,10块钱的汉堡不是不爱吃,而是吃不起。

华氏兄弟决定停止模仿麦当劳与肯德基,调整战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平价路线。服务和产品类别可以向肯德基麦当劳看起,但是价格上一定要压下来。

战略定好之后,华氏兄弟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门店选址的时候不考虑中心商圈,瞄准租金比较低的地段;减小门店面积,摒弃儿童乐园,让店里的每一寸都能有最大的生产效益。

但是在原材料的运输链上华氏兄弟下足了功夫,要求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操作,除了保障产品的品质之外还能避免材料不新鲜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找到了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后华莱士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短短几年内各地分店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生长。

陪伴了一票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成长。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华莱士探索出来的“福建模式”的发展势头息息相关。

区别于直营和加盟,他们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合作联营”。

鼓励有经验的老员工组成一个个团队,分派到各省市独立开发市场,团队自主寻址开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在统一门店装修、品牌运作、物流配送、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全套支持。

有效的让每个员工发挥了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的把生意做大做强。这个模式逐渐被福建地区的企业广泛使用,因此也被称为福建模式。

今天的华莱士拥有一票忠实粉丝,不但入选“第十届中国品牌家之强”,还被评为年中国十大快餐品牌排行榜TOP2,可以说是中国西式快餐品牌里的龙头老大。

发展历程

年首家华莱士开业

年引入运营管理体系,建立快餐配送中心

年收购福州艾德莱古街餐厅,逐步向外扩张

年进军泉州、厦门市场并且向全国发展,加盟门店突破家

年华莱士加盟品牌中心成立,

年加盟门店超过0家,成为福建省最大炸鸡汉堡类快餐品牌

年入选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单位”

年获”福建省知名商标“、”福建省连锁业50强企业“称号

年入选”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强“、”海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三板公司“

年荣获”年度福建餐饮连锁50强“、”年度新三板最具价值投资百强奖“称号

年获”年中国十大快餐品牌排行榜“top2、”红鹰奖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称号

在看文章的你有没有吃过华莱士?不妨说说你对它的印象,下一期你们想看什么品牌的故事?赶快留言告诉小编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zl/14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