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潜能迸发,餐饮市场迎来消费新时代

    

口罩成为外出必备品,扫码成为进店第一步,上次旅游已过去很久……

疫情不同程度的反复,让人们叫苦不迭。

对餐饮人而言,更是痛苦。

成本支出高居不下的同时,营收上升的难度也在加大,还要面对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无法预测的停业通知、门店生意的时起时落。

更重要的是,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堂食的意愿被削弱。

随着消费偏好及需求的变化,不管是菜品设计,还是消费场景,亦或体验渠道,都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评价标准。

未来餐饮业的新机会在哪里?

一系列由家庭、社交、健康、体验等关键词构筑的餐饮新潜能不断迸发。

餐饮市场迎来消费新时代。

逆境之下,经营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傍晚6点,正值晚餐时段。一辆摆满了凉菜、自热菜、盆菜、面点的小推车停在小区门前。两位身装同庆楼店服的员工热情推荐着各色菜品。“来份口水鸡。”“一份红烧肉,再要盒大肉包。”频频有进出小区的业主被吸引而驻足光顾。随着夜幕降临,推车上的菜品越来越少。

反复的疫情,令餐饮市场遭遇至暗时刻。然而逆境之下,新的变化也正在餐饮业中同步发生。曾经专注于大众聚餐及宴会婚庆服务的老字号同庆楼,通过外摆的方式,把美味下沉到街头巷口。

“以前不愁客人,包厢客满,大厅翻台,订单多的排不过来。”同庆楼无锡区域店总姜圆圆坦言,但现在需要改变经营策略。最初同庆楼选择在商场、超市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周围摆摊售卖包子、熟食,半年前住宅区成为外摆业务的发力点。“我们在无锡地区的9家门店都推过小区外摆。做得好的门店,傍晚两三个小时的外摆可以做1—2万元/天的营业额。”

在姜圆圆看来,和外卖被动等客户下单不同,外摆是主动走到客户身边,近距离激发消费需求。

疫情会挡住人们堂食的脚步,但抵挡不住人们对美食的渴望。让餐厅的美食走进千家万户,正成为餐饮企业努力的方向。

4月初,因疫情而暂停堂食的水上明月首次拿酒店的招牌菜黑松露烤鸡,在老客户中发起了社群团购。“原本只是试试,没想到效果超好。”前台订餐部经理刘爱芳兴奋地告诉记者,短短10分钟,提前准备的只烤鸡全部售空。尝到甜头后,酒店加大了备货力度,最高峰时一天卖了0只。“后来我们又陆续推出了凉面、猪手等团购产品。”刘爱芳透露,最近还打算在社群里推出港式早茶、点心系列的团购活动。

化危为机,多条腿走路提升抗风险能力

与疫情共存了两年多,皇宴大酒店总经理莫玲珏坦言“比较疲劳”。虽然不像疫情暴发伊始那样措手不及,应对措施正在变得有条不紊,但餐饮业前行之路面临重重挑战是事实,如何提升抗风险能力,化危为机,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必答题。

首先得想办法“稳定军心”,换一种方式守住人气。靠外卖增加销售,这是常规操作。还有什么招儿?“周一到周五减少菜品的份量。”最近,皇宴大酒店正在进行调整。

莫玲珏解释,以前酒店的菜追求份量足,但时下不适合人员四处流动与聚集,大型宴会很少,消费群体更偏向于酒店周边的居民,平日里来堂食的基本上都是小范围的家庭聚餐,把原先可供十人份的菜量减到五人份,更能满足家庭式聚餐的需求。而且份量少了,价格也随之降下来,客人感觉很实惠。不仅如此,皇宴还把大厅里部分大圆桌调换成中小餐桌,以适合小家庭的需要。

莫玲珏深感,疫情之下,得学会变通,多条腿走路方为上策。

偶然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条留言启发了她。“疫情让我们陪家人的时间变多了,厨艺变得更好了。”在莫玲珏看来,这条留言里透露着机遇——疫情后堂食减少了,但很多年轻人在饮食习惯上开始偏向于自己动手烹饪。

莫玲珏透露,酒店目前正在着手设计营养菜单,做预制菜中的即配食品(经过清洗、切削的加工食品),让年轻人体验下厨房的快乐。“为了避免‘零厨艺’人士‘翻车’,我们还将在配菜的外包装上贴上食谱,指导烹饪。”

多条腿走路的不只是皇宴。同庆楼在通过外摆扩大销售的同时,正根据客户的需要,加大预热制的推广。“今年我们将在菜品研制和营销渠道上突进,让菜品走进商超,摆上货柜。”姜圆圆介绍。

加速变革,不断挖掘餐饮消费新赛道

“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冲击,但也加速了行业的变革转型,并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客流就像心电图一样忽高忽低,用以往的经营方式肯定无法应对经常性且不定期的客流突变。而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把它“常态化”,换一种思维去安排经营工作。

采访中记者发现,餐饮企业纷纷加速变革,利用直播外卖、社群团购、家庭套餐、开发预制菜等,不断挖掘餐饮消费新赛道。

“餐饮企业要适应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必须由堂食为主转为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的销售渠道,新零售、线上购物等渠道将快速发展。”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葛金磊表示,不少餐饮企业也正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业务模式,如开辟外卖市场、开拓电商和直播销售渠道,加速向数字化零售方向转型。

“在求变的过程中,不能被‘大众餐饮’的做法给套路了,尤其是中高端餐饮。”葛金磊提出,现在大部分餐饮企业都会利用团购平台扩展销售,但是像“美团”“饿了吗”等传统外卖平台更适合小型的餐饮企业,而对于中高端餐饮企业来说,附加值是环境和服务。

“高质量客户的活跃度是此类餐厅营收的最大根基。”他建议,中高端餐饮企业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即成熟的品牌和完善的管理,要瞄准精准客户,利用点对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zl/13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