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热体质”?What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在什么地方体现?Where总体特征: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内蕴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者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臭,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Why抽烟、喝酒、熬夜则伤肝胆,进而伤脾胃,从而易促生湿热体质;
长期的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宵夜等会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的紊乱。易形成湿热体质;
长期的情绪压抑也会伤肝胆,导致体内湿热无法疏泄,如果再借酒消愁,易生湿热体质;
滋补过度,或本来就已经有内热的倾向,又再进补,易生湿热体质;湿热的人不要大补;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比其它的人更容易促生湿热体质。
易患疾病湿热留于脾胃,可有口臭、体味重、肥胖、牙龈出血、嗜食冷饮、善饥易饱、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等症状,易得痤疮、酒渣鼻、毛囊炎、湿疹、体癣、牙疳、牙龈炎等疾病。
湿热留于肝胆,则有口苦、易怒、两胁胀痛等症状,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
下焦湿热熏蒸大肠、膀胱等,可有大便黏腻臭秽、便秘便干、热结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味秽等症状,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如何应对?How饮食养生湿热体质者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酒的湿热之性最大,也应避免。宜多吃绿豆、苦瓜、冬瓜、丝瓜、芹菜、荠菜、紫菜、海带、四季豆、薏米、西瓜、梨、绿茶、荸荠、兔肉。不宜食用麦冬、熟地黄、银耳、燕窝、雪蛤、阿胶、蜂蜜、麦芽糖等滋补药食。
情绪养生湿热体质常见性情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因此应该注意静养心神。可经常练习深呼吸,也可多听流畅悠扬、舒缓且有镇静作用的音乐,另外也可练习瑜伽、导引术等。
起居养生尽量避免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居住。湿热体质者皮肤容易感染,最好穿天然纤维、棉麻、丝绸等质地的衣物,尤其是内衣更要注意。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于减轻和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运动养生湿热体质是以清浊内蕴、阳气偏盛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可以将力量联系和中长跑结合进行锻炼。
经络养生合谷穴大椎穴中脘穴阴陵泉
风池穴太源堂倡导自然、关爱、分享、质朴的品牌理念,多年来致力于研发适合当下社会生活形态的保健养生产品,并把这种理念融入到品牌主张中,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传奇。
太源堂秉承中药萃取、古法秘制,取天然中药材为原料,研发生产符合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天然保健养生产品。
传千年养生学|做百年太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