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它的特定疾病,夏天也是一样。
每年5-7月份进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病菌繁殖速度很快。幼儿睡眠时间相对于春季会少一些,加上由于天热食欲不振,出汗多,对身体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疾病高发的时段。但是不用慌,只要护理得当,感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滴~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帮助孩子们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夏季!
01
肠道疾病
1.肠道疾病患者一般从每年的五六月份就开始增多,七八月份达到高峰。今年五月刚开始,气温越来越高,为各种病菌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也是造成近期肠道疾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
2.常见夏季肠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腹泻、病毒性肠炎、伤寒、甲型和戊型肝炎等。
3.肠道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即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
4.肠道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为几小时至数天,多为3至7天。
5.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大便下坠感、黏液便或脓血便,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急性痢疾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低血压与周围循环衰竭。慢性痢疾可并发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预防小贴士
1.消化道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很多疾病都会有相同的症状,不经医学检查往往不能判断病因,盲目治疗非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严重的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症状时,不要自行吃药,医院就诊。及时就医才是对付疾病的最好方式。
2.小儿夏季最忌讳冷的、热的、油腻的一起吃;饭前吃水果、冷饮的习惯,容易导致孩子正餐吃不下去,打乱了吃饭规律,造成孩子消化液分泌失常。此外,家长要合理掌握孩子“进口”的冷饮数量,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
3、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要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护理、接触儿童前,注意洗净双手;儿童的衣被要勤晾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婴儿的奶瓶使用前后要洗净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例,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他人。
02
呼吸道疾病
夏季由于天气闷热、气压低,许多幼儿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再加上幼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另外,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幼儿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呼吸道疾病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可忽视!
要注意:
对于幼儿来说,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a.疱疹性咽峡炎
呼吸道感染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主要包括: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感染喉炎,肺炎等。一般来说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比较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
b.咽结合膜热,咽结合膜热是另一种夏季多发的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
这两种疾病均为病毒感染引起,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发热,可选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枕等,还可以口服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热药,也可口服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一般不用抗菌素。同时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让患儿充分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它合并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
预防小贴士
1、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千万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早晚时间到附近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
2、注意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3、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4、平时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
5、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
03
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引起中暑,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表现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淡盐水;还可以在额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医院。
预防小贴士
1、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
3、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04
皮肤病
夏季蚊虫肆虐,幼儿的皮肤细嫩,及其容易被蚊虫叮咬,留下的包包不仅红肿还奇痒无比,抓破后易受病毒、细菌及其他因素的损害,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
以及孩子出汗多,易生出痱子。痱子在身体的各部位都可发生,多见于头面部、颈、前胸及臀部,有瘙痒感及轻微的烧灼感,容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为脓疱疮。
预防小贴士
1、针对蚊虫叮咬,可以准备花露水、风油精或驱蚊水。尽量不要使用蚊香或者电蚊香,会对孩子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危害。也可在室内摆放驱蚊草。尽量不要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概率;
2、针对痱子最关键的还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勤洗澡,出汗的衣服要及时更换。一些质地清爽、透气的衣服和袜子。生活用具尽量分开使用。婴幼儿可以适当开点空调,涂擦痱子粉。
3、鼓励孩子喝绿豆汤,多吃冬瓜、苦瓜等清热解毒的蔬菜。
05
空调病
“空调病”主要是由于空调的低温、室内环境的污染引发的人体健康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鼻痒、伤风、流泪等,有的还伴有发烧、腹泻、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还会发展为肺炎。每年夏天,高温医院儿童“空调病”的小患者激增。
儿童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儿童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儿童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所以更易患上空调病。预防小贴士
1、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认为,既舒适又不影响健康的室温应该是26-27℃,室内外温度差以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室温也不宜调到24℃以下,且空调冷风不要直接吹向人体,儿童床注意勿置于冷风直吹处;
2、定期检查空调器的过滤膜,并及时更换,定期清洗空调器中的冷却盘,避免霉菌滋生;
3、房间应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4、儿童外出归来,最好将身上的汗擦干,稍微休息下再吹空调;
5、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家长或老师最好能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