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春痘惹来大烦恼

今天,小编带你去皮肤科学习一下青春痘的有关知识。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病变,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本病与雄激素及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的过度角化、堵塞的腺管内痤疮丙酸杆菌移生、炎性介质及炎症有关。

诊断与分级

根据患者多为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颜面和躯干上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有粉刺、毛囊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等多形损害等,诊断不难。痤疮有很多种分级方法,对于寻常痤疮,目前常用国际改良分级法:①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②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③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个,结节少于3个;④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伴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多于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治疗,小编这就带你去看看。

具体来说:

1.分级治疗

(1)轻度痤疮(Ⅰ级):局部治疗为主,外用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

(2)中度痤疮(Ⅱ~Ⅲ级):外用药为主,口服药为辅,外用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

(3)重度痤疮(Ⅳ级):口服异维A酸,外用维A酸,口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

2.系统治疗

(1)抗生素:首选四环素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其他如复方新诺明和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宜选择。

(2)维A酸类:对皮脂腺有抑制作用,能控制角化过程和炎症,并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3)氨苯砜:适用于囊肿性和结节性痤疮,可能有抗感染作用。

(4)避孕药和抗雄激素类药的应用。

3.局部治疗,包括维A酸类,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过氧化苯甲酰,硫化硒,抗生素,壬二酸,硫黄、水杨酸类及清洁剂。

4.物理疗法,包括冷冻治疗、紫外线照射和光疗。

5.外科治疗,主要针对粉刺的治疗、瘢痕治疗及胶原注射。

本病经积极认真治疗,预后良好。该病愈后可在局部留有色素沉着和浅表性瘢痕,但预后良好。留有骨病变后遗症者罕见。患者痤疮皮损最常在其20多岁时自愈,但也可以持续到30岁或更年期。痤疮的后遗症是形成瘢痕。

小编介绍得比较粗略,欲了解详情,可参阅吴志华主编《临床皮肤科学》一书,或找专业医生帮助。

扫一扫轻松购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学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wh/11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