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产科近期成功收治罕见重度妊娠脓疱型银屑病1例
患者袁某,女,35岁。既往“乙肝、大三阳”病史,年4月24医院行剖宫产术,LMP:年1月13日,年5月始出现双侧腋下及双股屈侧出现红斑、丘疹,伴脱屑、瘙痒,自行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效果可,部分皮疹消退,但后复起,仍自行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效果不佳,8月中旬皮疹逐渐重,红斑连合成片,其上可见粟米样脓疱,伴有黄色脓痂。伴有皮肤干燥、疼痛。发热,Tmax:38℃,曾就诊于“医院”皮肤科门诊,诊为“脓疱病”,予“硼酸洗液”,效不显,后于“医院”皮肤科就诊,诊为“脓疱型银屑病”,予口服“蒲地蓝口服液”,外用“炉甘淀粉洗剂”、“自制鱼肝油涂剂”,效不佳。
年8月27日我院皮肤科门诊以“脓疱型银屑病?”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患者双侧腋下及双股屈侧红色斑片,其上可见粟米样脓疱,伴有黄色脓痂,躯干部散在少量红斑丘疹;伴疼痛,瘙痒,纳眠可,二便调。孕32+3周,予中药黄连黄芩香油调和外抹,中药五味消毒饮方加减水煎服,抗生素静滴抗感染,高锰酸钾温水浴杀菌消毒,环孢素口服,住院期间反复发热,予物理降温及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口服治疗。9月17日转入我科,治疗保胎至36+6周,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娩出1活婴,体重g,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均为10分。
因术前Hb:91g/l,术中联系悬浮红细胞4u,血浆ml,术后转入ICU观察,新生儿转入NICU观察。治愈出院。
妊娠脓疱型银屑病:妊娠脓疱型银屑病是疱疹病的新学名。妊娠脓疱型银屑病是否确实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尚有争议。本病极为罕见,虽然首次报道是在年,但到0年为止,欧洲和美国的文献仅报道了例本病患者。
临床表现和诊断——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中的特征性发现可以做出临床诊断。考虑到对母体和胎儿健康的可能后果(如:全身性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早产),建议通过组织活检学评估确诊。
疾病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病变初起表现为有环形脓疱的红斑斑块。随着中央区溃烂和结痂,斑块随后从边缘向外扩大。可能形成脓疱的同心环。可能出现甲松离(甲板从甲床上松离)。也有关于甲凹陷的描述。
疾病通常首先出现在间撩区域,躯干和四肢受累,而手、足及面部通常不受累,但有1例足底受累的病案报道,可能发生口部和食管的侵蚀。
妊娠脓疱型银屑病通常无痒的症状,然而,患者自觉全身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和寒战的不适症状,斑块和脓疱消退后会发生炎症后色素沉著,但不会形成瘢痕。
病程——通常于产后迅速消退,但也可能于分娩后加重,该病会在以后妊娠时复发,也可能在经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药时复发,该病在以后妊娠复发时有更严重、发病更早的趋势。
鉴别诊断——应通过恰当的培养排除脓疱的感染病因,如假丝酵母菌和脓疱病。也应考虑到角质层下脓疱皮肤病、疱疹样皮炎和脓疱样药疹(即,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等非妊娠相关的水疱行或脓疱性皮疹。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是瘙痒性的,并且仅限于毛囊周围,而妊娠期脓疱型银屑病均不存在这两种表现。妊娠性类天疱疹可以表现为水泡或脓疱环,但组织病理学是不同的。
治疗——该病治疗相关证据有限。建议将全身性应用皮质类固醇作为初始治疗。采用大剂量全身性应用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龙,最高可达60-80mg/d)治疗数日,然后随着症状改善,在监测下缓慢减量,以防疾病加重。
若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则可选择使用低剂量环孢素(2-3mg/(kg*d))。虽然环孢素属于C类药物,但关于器官移植的妊娠患者的研究数据表明致畸风险较低,不过有早产和小于胎龄儿的报道。(参见“风湿性疾病药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
有成功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个别报道。对于分娩后疾病仍存在的女性患者,如不进行母乳喂养,则其他治疗包括全身性应用维A酸或甲氨蝶呤。
出现低钙血症时必须给予纠正,并应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为了缓解症状和胎儿安全,这些患者有时需提前分娩。
妊娠对治疗选择的影响——选择对胎儿风险最小的药物治疗是处理患病女性妊娠的主要问题。理想情况下女性应尝试在病情缓解并且已停药的时期计划妊娠,或者在使用对胎儿最安全的药物且为最低有效剂量时计划妊娠。由于很多中至重度银屑病女性没有实现完全缓解,在这类人群中推迟妊娠直至缓解期通常是不现实的。
预后——可能发生胎盘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如自然流产、胎儿生长受限或死产。因此,需要采用非应激试验或生物物理学评分进行产前胎儿检测,以及超声评估胎儿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