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修炼勤思研磨
——记专家引领下的课程建设指导
引言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和分享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我相信,只有通过共同生活情境中的要求来对儿童的能力提出挑战的教育,才是唯一真实的教育。
我相信,必须把教育理解为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回顾与反思
我们回顾课程游戏化精神,阅读杜威的书籍,反思课程现状。什么才是更适合的游戏,什么才是幼儿的真游戏?无论开展户外游戏、区域游戏等等,自由不是任意的,无规则的。杜威说:“从虚无中只能产生虚无,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也只能是粗糙的东西。”运用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更多地应该给幼儿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和环境,而课程的质量依赖于教师平时专业的指导。
以问题引领的户外体锻研讨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
杜威指出:“教育即发展。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为了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我们基于幼儿园加油站游戏现场,遵循发现问题、梳理研讨、总结经验、再次实践提升这一螺旋上升模式,扎实推进研究过程。首先通过QQ群组讨论,线上征集老师们开心娃加油站的问题和困惑。本期我们一起来帮助高老师解决骑行区优化问题。
问题聚焦
高老师:骑行区的问题主要是:(1)车子多、类型多,不利于摆放;(2)骑行不顺畅,等待现象严重;
孙老师:建议环岛取消,设置十字路口,设置慢车道和快车道;可以加入一个红绿灯,幼儿担任警察指挥交通。
周老师:我们组的想法也是分快车和慢车两种形式,将两块草坪的地方设置成快车道,轮胎区域设置成慢车道,中途可以换车,设置换车区。
陈老师:车辆分区摆放,地上做好标记,扭扭车放在洞洞里,单车折返放在车架上,滑板车放在老师车棚旁边。
经验梳理
老师们共同参与研讨,发现骑行区的问题,并商量对策。根据小组建议,提出三个方案,最终我们形成了“骑行区”的规划导图,并建议高老师从规划停车场、制定规则、划分场地三方面着手与幼儿一起讨论。
第二阶段:专家引领
10月31日,天都幼儿园再一次迎来了常熟理工学院张斌教授对园所的课程指导,前来观摩研讨的还有狮山中心幼儿园和星韵幼儿园的姐妹同行们。此次指导的重点围绕与课题结合的“开心娃加油站”优化调整和区域游戏的指导展开。进入第二阶段“加油站”实施期,老师和孩子们在场地规划、材料、玩法上都有所调整,张教授对骑行区、滚滚乐、跳跳乐和运运乐等区域都提出了优化方案。
张老师引领
以骑行区为例,老师要更具有创造力,将场地不足转化为有利条件,在有限场地中开辟出可以骑行的线路,同时将发展目标蕴含在幼儿的游戏路线中,如转弯能力、方向控制等。目前的加油站以体能为主,建议渗透其它领域内容,活动将更加丰富。
收获感悟
在以儿童视角的基础上,高老师还将继续与幼儿讨论骑行区的优化。基于精神运动学的理念,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发现幼儿在体验、感觉、行动中的变化,与其商量讨论,进一步调整原有场地和内容,帮助幼儿在骑行区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骑行区改造前骑行区改造后以同一区切入的区域活动研讨
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