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6月30日在PLOSPathogens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攻击疱疹病毒DNA,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消除病毒。
关键词:CRISPR;疱疹病毒
正文:
大多数成年人都携带多种疱疹病毒。在最初的急性感染之后,这些病毒在它们的宿主体内建立起了终身感染,并引起唇疱疹、角膜炎、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其它疾病。一些疱疹病毒能导致癌症。在感染的潜伏期,病毒能够潜伏很长一段时间,但仍然保留引起偶发性再激活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疾病。6月30日在PLOSPathogens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攻击疱疹病毒DNA,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消除病毒。
CRISPR/Cas9系统可靶定特定的DNA序列,并诱发双链DNA的精确切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这种切割是被标记的,并通过称为NHEJ的紧急修复系统而得以快速修复。NHEJ是有效的,但不是很准确,往往导致修复位点删除或插入一些DNA碱基。因为DNA密码子的读取是每次三个碱基,因此,在关键区域发生这么小的变化,经常会破坏各自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功能。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RobertJanLebbink和他的同事们推断,CRISPR/Cas9可能靶定传染者细胞中潜在的疱疹病毒DNA,并使其发生突变,因此可能预防疱疹病毒相关的疾病。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设计了特定的引导性(g)RNA序列,与病毒基因组的关键部分是互补的,并作为“分子地址”。这些gRNAs结合CRISPR/Cas9系统的“分子剪刀”部分,应该能诱导特定的切割,以及随后在疱疹病毒DNA中引发突变,所以会削弱病毒。
在他们的系统方法中,研究人员观察了三个不同的疱疹病毒组成员: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可引起唇疱疹和疱疹角膜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出生缺陷最常见的病毒原因(当病毒通过母亲传播给胎儿);以及Epstein-Barr病毒(EBV)——造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多种类型的癌症。
通过研究潜伏感染EBV的淋巴瘤细胞,研究人员表明,引入靶定特定EBVDNA序列的gRNAs,可以在靶位点诱导突变。这种突变可以消除病毒的基本功能,以及破坏病毒DNA分子。与此一致的是,研究人员报道称,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gRNAs靶定必不可少的EBV基因,它们可以引起宿主细胞中超过95%的EBV基因组缺失。
在潜伏性感染期间,HCMV基因组作为环状DNA分子存在于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一旦病毒再激活后,HCMV复制进行的很缓慢。用适当的gRNAs时,研究人员发现,CRISPR/Cas9编辑可以有效地削弱HCMV复制。然而,他们也观察到,有逃脱的变异绕过了CRISPR/Cas9编辑,因此,他们建议,同时编辑HCMV中的多个关键位点是十分必要的,以避免抗性基因组的发展。
与HCMV相比,HSV-1繁殖的更快。当研究人员测试各种与CRISPR/Cas9结合靶定不同的重要HSV-1基因的gRNAs时,他们发现,它们中的许多个能够降低病毒复制。当他们结合其中两个gRNAs,从而同时靶定两个至关重要的基因时,他们能够完全抑制HSV-1复制。另一方面,在潜伏阶段——即当病毒DNA不能积极复制时,他们无法引起编辑。
研究人员总结说:“我们观察到,EBV被高效而特定地从潜伏性感染的肿瘤细胞中清除,HSV-1和HCMV在人类细胞中的复制被削弱。尽管CRISPR/Cas9不能指导休眠HSV-1的基因组工程,但是利用抗HSV-1gRNAs能够有效地抑制休眠HSV-1再激活后的病毒复制。我们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让我们设计有效的治疗策略,在潜伏性感染和生产性感染期间靶定人类疱疹病毒。”
来源:生物通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