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这个夏天,全国各地又热出了新高度
看着街上的小姐姐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美背
让背上有痘痘的作者本者不禁流下柠檬的泪水
医院检查
然而令作者大吃一惊的是
医生的诊断并不是小编一直认为的毛囊炎,
而是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
在此之前,作为医学生的我一直坚信自己是毛囊炎的长期受害者。
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01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症反应
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源自百科医典):
毛囊炎在中医范畴内属于“疮、疖”,历史上它也有多个名称,如珍珠疖、暑令疡毒、时毒暑疖。它多由皮肤浅表部位感受火热毒邪所致,是以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02急性痘疮样苔癣样糠疹
又名痘疮样型副银屑病,属于副银屑病的一种,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红斑、丘疹、浸润、鳞屑性皮肤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
痘疮样型副银屑病好发于上肢、下肢、躯干及臀部。上肢较下肢多见,屈侧较伸侧多见,掌部很少累及,而黏膜则不受累,呈自限性。病因不详,可能与患者对包括腺病毒,弓形体、EB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在内的病原体的过敏反应有关。(源自百度百科)
本病在中医范畴内属于“逸风疮”,古书中关于逸风疮的论述较少,《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五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五十五逸风疮候:“逸风疮,生则遍体,状如癣疥而痒。此由风气散逸于皮肤,因名逸风疮也。”现临床上又将逸风疮大致分为风热证、血热证、湿热证、血瘀证、血燥证。
当然,看完这么多资料,屏幕前的你可能还是这样的↓
没关系,以下表格列举了以上两种疾病,以及临床常见的脂溢性皮炎、痤疮的特点供大家了解:
在中医的治疗中,两种病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仍然需要辨明症型对症下药。由于这类疮、疖多是火热毒邪引起的,临床上常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等方法进行治疗,而“逸风疮”又分为风热证、血热证、湿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更加复杂,不同症型所用的药也不同。以下给大家介绍《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一治疗皮肤病的验方——乌蛇荣皮汤:李老认为:“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1)乌蛇荣皮汤组成:
生地(酒浸)、当归各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
丹皮、紫草各15克,定风丹60克,白藓皮、乌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
鲜生姜10片,枣10枚。
(2)乌蛇荣皮汤方解:
桃红四物汤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桃仁、红花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定风丹(组成:首乌、蒺藜):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
丹皮、紫草:凉血解毒(李老常用这两味药代替犀牛角)
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服之,可使溃烂、坏死、角化之皮肤,迅速层层脱落而愈。
白藓皮的加减:脾胃虚寒者酌加反佐药,对湿热黄疸,兼见全身瘙痒者,对症方加入30克,一剂即解。
乌蛇肉:味甘咸,入肺脾二经,功能祛风、通络、止痉。治皮毛肌肉诸疾,主诸风顽癣、皮肤不仁、风瘙隐疹、疥癣麻风、白癜风、瘰疬恶疮、风湿顽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实是一切皮肤顽症特效药。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多种微量元素,钙、铁、磷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丰富,美须发,驻容颜,延年益寿。
诸药相合,可增强体质,旺盛血行,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愈。
编者小结:
由于许多皮肤疾病不痛不养,导致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小编在这里呼吁各位,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帮咱们辨别和治疗。否则,一个简单的皮肤病可能变成难治的陈年疴疾,原本你光洁的皮肤也许就此一去不复返了哦~
编辑:幸福粥
作者:娇兰儿
长按下图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