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阴虚质
阴虚质是什么?
·干燥,缺水,上火,怕热。
·阴虚质是指人体精、血等阴液亏损,失去润泽脏腑、滋养经脉肌肤的功用,出现虚火上炎的偏颇。
·只是看上去很健康。
阴虚质的困扰
·五心烦热,手心、足心、胸中发热,喜欢光脚踩在凉凉的地板上。
·易口燥咽干,口渴,爱喝凉水和冷饮。
·口臭,口腔溃疡。舌红少津少苔。
·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肌肤苍白或红,常有烘热感,面色潮红。
·眼睛发干,红血丝多、浑浊,视物模糊,眩晕耳鸣。
·睡眠差,睡眠时间短,盗汗。
·缺少耐心,急躁易怒。
为什么会阴虚?
·先天禀赋,父母遗传。
·情绪长期压抑不舒展。不能正常发泄会郁结而化火,化火就会向身体内部燃烧消耗,使阴精暗耗。
·长期心脏功能不好,或高血压病人吃利尿药太多。
·长期食用辛辣燥热的食品。
·经常熬夜。
·曾经纵欲过度。
·过多服用利尿药或清热利湿方剂。
这些事阴虚最需要警惕的
·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疾病。
·肿瘤:如果阴虚质的人长期情绪压抑间夹血瘀倾向,易患肿瘤。因此对于身体的不明包块、硬结或者不明原因的发热、便血、尿血、消瘦、疼痛等要高度注意,及时检查,明确诊断。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到一定程度,无论体型如何,血液粘稠、血脂照样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的阴虚火旺之症,人情绪亢奋,容易激动,睡眠不佳。
·阴虚失眠:多由于肝血不足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心烦,盗汗,口干,口渴,心悸等。
想改善这么办!
·饮食有原则:
·忌食辛燥:温燥的、辛辣的、香浓的食物都伤阴,一定要少吃。如果吃多热性食物上火了,吃点凉性水果平衡一下。
·烹调尽量少放调料,保持原汁原味,少煎炸、烧烤。就算食物不是热性,经过油炸,烧烤等方式也变得上火伤阴。
·多选择性平或微凉、滋润、补血的食物。
·虽然多数水果都适合阴虚体质,但是也不能以水果为主食,毕竟五谷最养人,尤其是兼有阳虚的阴虚体质,要多喝五谷杂粮粥,滋润还补养。
·不能无节制的吃很寒凉的食物,尤其是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伤及脾胃更加麻烦。
·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出汗太多:
·阴虚体质可能会较早出现关节不利涩滞,进入中年后不要经常做磨损膝关节的运动(下楼梯、登山,跑步机)。不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拒绝熬夜:
·23点前睡觉是底线。熬夜消耗肝血,自然阴虚火旺。
·平心静气:
·注意自己的情绪,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淡定。少抱怨、少发火。
5.痰湿质
痰湿质是什么意思?
·四肢重!排泄浊!口舌黏!浑身腻!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
·这里的痰是指水液代谢过程不畅通而产生的废物,随着气血的运行流窜全身,位置不定,引起许多疾病。
·痰湿质的形成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多发于生活富足的人。
困扰有哪些?
·容易发胖,脚步声大,屁股坐下去就不爱起来。
·不喜欢喝水。喝多了水,就会不舒服,腹胀、面部虚胖、手脚肿胀、体重增加、大便不畅。
·长期小便浑浊、起泡沫。
·出汗两极分化,要不就明显少汗无汗,要不就汗出过多。
·缓慢迟钝。胸闷、头晕脑胀、嗜睡、赖床、喜欢睡回笼觉。
·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并且异味大。
为什么湿热?
·吃的多,暴饮暴食,喜欢冰冻寒凉、膏粱厚味,常吃加工食品,特别爱吃甜或咸。
·长期运动少、运动不规律。
·久用电脑,含胸塌背,呼吸质量差,导致不运动也会感到很累。
·小时候吃冰冻寒凉的东西太多,伤了阳气。
·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
·饮酒过多。
·常用空调冷气。
最需要警惕的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梗、中风:这些都和粘稠的血液有关。
·糖尿病:血中的糖也是一种湿气的存在,健脾化湿对痰湿质的糖尿病有效。
·脂肪肝:湿气浸淫的一种表现,有吃剩饭习惯、爱吃精米白面的人也会有脂肪肝。
·月经不调:痰湿阻滞血脉,引起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不孕、颈椎病、美尼尔综合症。
想改善,这么办!
·饮食有原则:
·用心品美食,不要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七分饱刚刚好,尝鲜即可不要贪吃,节制宵夜。
·有健脾、消食、祛湿效果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加重痰湿体质。
·适度运动:
·让出汗来排出湿痰。运动后切忌喝冷饮,吹空调。
·起居注意:
·不要熬夜,经常泡澡,微微发汗。
·少用空调,穿着舒适,选用棉麻等天然材质。
·放轻松,学专注:
·清理杂乱纷纭的念头不如跟着感觉走,多思伤脾,脾伤痰湿难化。
6.湿热质
湿热是什么意思?
·不干净,不清爽,黏糊糊,爱长痘。
·湿热质是一种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的体质。
·内外皆显得「浊」,不干净。
湿热质的困扰
·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
·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
·口干、口苦、口臭。
·汗味大、体味大。
·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
·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浓肿)。
为什么会湿热?
·吸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
·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肝炎病毒携带者。
·总吃香辣口味,煎、烧烤、油炸食物。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如南方人。
·过度进补。
·你是年轻人,你爱吃寒凉。
这些湿热质最需要警惕
·皮肤问题: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肝胆系统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
·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过度疲劳时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筋骨肌肉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疼得难受。
·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血糖,血脂都可以归结为中医的湿气。
想改善,这么办!
·饮食有原则:
·少甜少酒,少辣少油。
·不宜食用热性或滋补食物,尽量避免烤、炸、煎等方式。
·可多选择平凉、滋润的食物。
·兼有阳虚或怕吃凉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寒凉食物,温平食物要常吃,常喝五谷粥补气血,帮助身体排出寒气。
·舒展运动:
·重点在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因为筋骨关节的僵硬、涩滞不利肝胆疏泄。
·推荐瑜伽,五禽戏,太极拳、普拉提。
·穿衣天然、不熬夜:
·穿衣多选择天然材质的衣物。
·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对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静养心神,多说「好」:
·湿热质肝气不舒,肝性喜随顺,多说「好」培养一种不忤逆的气度。
·经常练习深呼吸,多听舒缓、流畅、悠扬的音乐。
·经络梳理:
·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走罐等。同时胆经,脾经上的穴位也可以多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