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大灾之后防大疫,这些健

这几天,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等多个市遭遇了紧急汛情。7月20日的强降雨,不仅造成了交通瘫痪、内涝严重,还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据河南省气象台年07月21日10时15分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未来3小时内,安阳、鹤壁、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六地区和新乡、开封、周口三地区西部及郑州地区东部、南阳地区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局部达毫米以上。

暴雨时如何安全避险呢?人民日报给出了比较全的建议。

但是,警惕暴雨的同时,还要做好「汛情之后防大疫」的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明确提到了卫生防疫工作。

(注: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下面这些安全建议,一定要收好,转给有需要的人。

No.1

饮食安全篇

不喝生水,入口的食物、水,一定要彻底煮熟、煮沸之后在食用。暴雨后水源易受污染,即使是自来水也有被污染的可能,建议大家尽量饮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或者开水。

不要吃被雨水浸泡过的米、面等食物。这些食物被污染后,即使擦干、晾晒也并不能保证安全。

被淹死、病死的家禽、牲畜类,不要食用。

饭前一定要洗手,尤其是触碰过积水后。

No.2

健康安全篇

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踩积水。暴雨后积水里不仅混有各种尖锐物品,还含有大量的污物、细菌等,一旦被刺伤极易引起感染。

如被铁器等物品划伤,尤其是伤口较深的情况,有条件时一定要及时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摁住出血部位止血、包扎。交通恢复后及时就医、预防感染。

一旦出现发热、呕吐、皮疹、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防止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被积水浸泡后,及时清洗皮肤并保持清洁干燥。

经期女性浸泡积水后,有条件情况下及时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妇科炎症和感染。

远离各种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路灯等电源,防止因电线掉落等原因引起的漏电、触电。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No.3

环境卫生篇

做好蚊蝇、蟑螂等的消杀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介的传染病。

不乱丢垃圾,垃圾放在指定区域,不要随意抛弃在积水中。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换气。过水后的房屋不要急于居住,彻底打扫、消杀后再回迁。

No.4

大灾之后防大疫,警惕这些传染病

汛情过后的疫爆发原因相对来说比较的复杂,常见的有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各种皮肤病等。

(1)消化系统疾病

①甲肝

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其流行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食入被HAV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传播方式。

因甲肝为自限性疾病,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愈后良好,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无需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

②痢疾

痢疾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主要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三代头孢仍是临床治疗痢疾感染的首选药物。

③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治疗以喹诺酮类为首选药物。

④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但水型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黄色稀水样便。临床治疗应进行严格隔离,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2)呼吸系统疾病

①流脑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等。

②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临床特征。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其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通过讲话、咳嗽、喷嚏,病毒可藉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而导致感染。

③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并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并可能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流感严重时,可致人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故其危害性较大。

(3)皮肤病

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又称过敏性皮肤病,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后出现风团,亦可见皮炎、湿疹样表现,及皮肤红肿、丘疹、糜烂、结痂等。

②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细菌感染皮肤所致。临床可表现为斑(片)、丘疹、丘疱疹、水疱和大疱、囊肿、结节、肿块等原发性损害,也可表现为脱屑、糜烂、溃疡等继发性损害。常见有脓包疮、毛囊炎、疖、痈、丹毒和蜂窝组织炎及中毒性休克等。

No.5

防疫总结

肠道传染病为灾后早期常见首发病,病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

同一灾区,各种传染病可先后出现,并与传染病的潜伏期、流行特点及流行时间有关。

洪灾、汛情时传染病可以波及到所有易感人群,无性别及年龄的差异。

洪灾的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的传染病。

编辑:萌萌、III

本文首发:禾健康家庭手册

投稿邮箱:zhangying

helianhealth.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zz/12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