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能口服或肌注就不要输液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之一。

中国人每年平均输液8瓶?

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公开表示,年我国医疗输液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卫生计生委今年澄清,“百亿瓶”是我国每年输液制剂的生产量,不能等同于输液量,但过度用药确实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客观现实是,在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输液“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拉动了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输液产品的任何“技术改进”——哪怕换一个瓶塞——都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场。

临床上,一般在以下4种情况下才需要输液:

1、消化功能差,无法口服时。如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需要禁食,消化功能受影响时;意识不清不能口服时。

2、外用无效时。如皮肤类疾病首选外用药,但若外用药不能达到相应效果时需输液。

3、严重急症,口服药不能缓解时。急性疾病,如急性肺炎、休克等吃药效果不明显,需输液。

4、药物可能伤害组织、血管时。某些治疗肿瘤的化疗药,如果直接口服,可能伤害血管,甚至引起组织坏死,这时可以采用输液。

过度使用和滥用注射剂的危害

过度使用和滥用注射剂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增加费用,并使病人增加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和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动脉炎、肿瘤、硬结、栓塞、局部感染、输液微粒造成肺组织肉芽肿等。

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在使用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轻微而又需继续治疗的,可以一边治疗一边观察,同时向医师及药师咨询,较严医院就诊。说明书上所列的不良反应,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饮酒等。

药品说明书中的“慎用”指谨慎用药,必须用药同时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停药。药物慎用的对象多见于老年人、小儿、孕妇及心、肝、肾等功能低下者。“禁用”指不能使用该药的对象,如有青霉素药物过敏史及皮试阳性的患者绝对禁用该类药物。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86.7%的被调查者曾有自我药疗经历。在服药过程中,69.7%的人曾随意增减疗程或自行更换药物。在孩子生病后,近30%的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减量的成人药品或抗生素,有时还是多品种联合用药。

-------------------------------------------

家庭小药箱亦要定期清理,避免过期服用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过期药品也要到定点处回收,切不能打小算盘,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人民健康。









































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zl/1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