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是全家外出旅游的好时节,然而带娃外出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先不说大包小包肩上扛着,一旦外出遇上宝宝不小心跌倒、摔伤、感冒发烧,特别容易让人措手不及。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外出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外出常备药,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
宝宝二十一个月,现在出门很容易摔倒,几乎每次都能卡破皮,伤口上还会沾上很多泥土,该用什么消毒杀菌最好呢?
婴幼儿走路时经常会跌倒,经常出现双侧膝部淤青现象。如果皮肤无破溃,跌伤后局部红肿可用冷/冰敷;如果皮肤破溃,先止血,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冲掉黏在伤口上的泥土等脏物,再冷敷。若伤口清洁不干净,易出现续发感染。再有经常摔跟头,应检查双腿骨骼、肌肉和神经发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快速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危难,第一时间进行排除护理,以及十一外出时可能需要常备的药物。
判断和解除儿童危难的快速有效方法
判断儿童危难状况的ABC法
抓紧“黄金时间”解除儿童危难
当儿童处于危难时,最为紧急的就是保持或恢复儿童的呼吸和心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儿童的生命。在保持生命的过程中,争分夺秒是关键的关键。因为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对人体的影响与分秒相关(见下图1)。
(图1复苏开始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30秒内判断儿童危难状况
当危难降临至儿童时,周围的家长或成人应该首先在30秒内对儿童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价。这种全面评价是针对生命而言,不包括全部健康内容。这是第一组ABC。
A一般状况(appearance)
?自然体位:瘫软无力状或者过于躁动
?精神状态:极度烦躁或者昏睡
?眼神:呆滞或者凝视
?发声:哭闹及言语声微弱、含混不清或嘶哑
B呼吸状况(breathing)
?气道梗阻:犬吠样剧烈咳嗽、严重鼾样呼吸、发音费力
?呼吸费力:呼吸时鼻翼煽动,还有胸廓过度起伏或微弱起伏,甚至没有起伏
C循环状况(circulation)
?皮肤苍白、颜色发灰,甚至青紫
?皮肤呈现大理石花斑纹
?手脚极度冰凉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中任何一条,立即呼叫或他人帮助。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
解除儿童危难状况的ABC法
如果发现儿童呼吸及其微弱或没有呼吸,立即紧急救治。在场的家长或其他成人必须采用有效的救治——称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救护者在现场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及时实施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技术,为维持基础生命提供必要的氧气及充分的血液循环的紧急急救措施。
儿童复苏的姿势
如果患者没有头部、颈部及脊柱的损伤,同时患者有正常呼吸及心跳但意识丧失,可置患者于复苏体位(压额举颌法),这样可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图2)
图2复苏体位(压额举颌法)
心肺复苏术是第二组ABC
1.A(Airway)打开呼吸道及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1)打开呼吸道(压额举颌法):将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颌中央旁开两指处,下压前额同时上抬下颌。(图2)
(2)判断自主呼吸:将自己的面额及耳朵靠近患者的口鼻处,观察患者的胸廓有无起伏,倾听有无呼吸音并感觉有无呼吸的气流。(图3)
图3压额举颌法示意图
(3)在5到10秒钟内完成正常自主呼吸的判断
2.B(Breathing)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眼看、耳听、面感),然后实施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缓慢吹气每次持续一秒)(图4)
图4口对口人工呼吸示意图
(2)确定在每次人工呼吸时都能观察到患者的胸廓起伏
(3)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无效,重新打开患者的呼吸道(压额举颌法),然后再次进行人工呼吸
3.C(Circulation)如果心跳停止或心跳极为微弱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及手法
A.将手掌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上(胸骨下半部分,两乳头中间)(图5)
图5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示意图
B.单手或双手胸外心脏按压(图6-7)
图6-7双手胸外心脏按压示意图
(2)频率及深度
A、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到1/2
B、按压频率为次/分
有效心肺复苏,可争取儿童存活以及存活后生命质量关键的操作方法。所有儿童工作者都因掌握这门技术,将危难有效化解,保证儿童生命安全和质量。
宝宝外出的家庭常备药
感冒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是不能给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的。
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期间,如果未咨询医生,一定不要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常最大量为每4小时一次,每次15mg/kg。如果孩子体重超过44千克,可参考成人剂量0mg/每剂,或mg/日,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
服用布洛芬期间,如果未咨询医生,也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布洛芬的复方感冒药。布洛芬的日常最大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孩子体重超过44千克,可参考成人剂量mg/每剂,或mg/日,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
止咳祛痰雾化: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氢溴酸右美沙芬
孩子出现咳嗽,及早采用咳嗽治疗效果很好。比如:增加呼吸道湿度,可采用雾化吸入盐水;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可雾化盐酸氨溴索;咳嗽较严重时,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等。
可进行雾化吸入的药物包括:扩张支气管药物(沙丁胺醇等);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等);化痰类药物(氨溴索等)。盐水为雾化吸入媒介,本身也有消炎、湿化呼吸道的作用。
即使正常人雾化吸入盐水也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呼吸道局部雾化疗法治疗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也小,可在家中推广。
针对刺激性干咳,常用的非处方药物是氢溴酸右美沙芬,有成人和儿童通用的糖浆剂,也有成人的片剂。
鼻塞流鼻涕: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
若鼻塞是因分泌物阻塞,对于黏稠分泌物,可使用浸满油脂的棉签涂抹鼻黏膜,清理分泌物,同时刺激打喷嚏,排出分泌物。若分泌物非常干,可先滴入少许海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用上述方法清理。若因感冒等原因导致鼻塞,多是鼻黏膜水肿,吸入一定水分可利于鼻腔内分泌物排出,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孩子不到6个月,一般建议采用注射级别的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用小滴管吸一点点,滴到宝宝鼻腔里面。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医生推荐的大多是儿童专用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
腹泻、便秘用药:口服补液盐、乳果糖、开塞露
腹泻预防脱水非常重要,家长应给孩子服米汤、苹果汁等含有糖、盐、水分的混合液体。从严格标准来说,药房能够买到的含有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是最佳选择,液体中含有的葡萄糖、钠和钾以及水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
对于常见的便秘,使用开塞露+益生菌、益生元都会取得良好效果。益生菌+益生元使用时间至少两周,然后逐渐延长使用的间隔时间,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素摄入,养成良好排便规律(定时刺激排便),并解决肛裂等局部问题。
对于顽固性便秘需要做一些检查,例如X线、肛门指诊等来确定病因。对于饮食调整、益生菌+益生元(如乳果糖口服液)等方法仍不能缓解或纠正的便秘,应该考虑与食物过敏(比如牛奶蛋白过敏)、肛门狭窄、乙状结肠冗长等因素有关。
皮肤护理用药:氢化可的松软膏、炉甘石洗剂
昨天我们也说了一些具体的皮肤护理知识,常见的皮炎、湿疹等只要做好保湿就会变好,所以家中备一盒低敏保湿霜还是有必要的。
治疗皮肤已破溃的湿疹,一定不是百分之百的依靠激素,而应该是激素加抗生素药膏。一般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和百多邦,两者混合使用比例为1:1。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直到皮肤完整,表面变光滑了,但还有点红、痒等表现时,才能抹一些治疗湿疹的霜、露或膏。
市场上常用的外用激素由弱到强排序:尤卓尔→爱洛松→倍他米松→氯倍他索,对于治疗幼儿湿疹,通常不会选用后面的两种,往往会需要比尤卓尔更弱的激素,这在市场上买不到,通常药房自制。对于就医不便的患者,可以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霜来稀释尤卓尔,可以1:1或最低4:1来稀释。
蚊虫叮咬也是育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蚊虫叮咬后,会刺激皮下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痒感、红肿。局部硼酸水冷敷可有一定效果。如果叮咬的局部被抓破,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破溃处继发感染。这时候要注意使用少量碘酒、酒精消毒,或敷上少许抗生素药膏,以避免或及时控制局部感染。炉甘石洗剂也有一定效果。
外伤:碘酒、瘢痕修复的贴剂或喷剂
磕破后,首先应压迫止血。如果伤口较深,医院进行特殊胶布粘贴或缝合。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待伤口封闭和结痂后,再用碘酒酒精擦伤口。关键还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预防感染。对任何部位伤口,特别是面部,待结痂脱落后,使用瘢痕修复的贴剂或喷剂,以尽可能减小和减轻瘢痕。
另外,如果伤口有脓包等细菌感染症状,可以用以下两种药膏:一个是红霉素软膏,一个是莫匹罗星软膏。这两个药虽然是抗生素,但属于比较不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而且它们本身就是外用药,使用起来相对安全有效,所以是非处方药。
家庭外出的注意事项
短距离郊游注意事项
1.短距离的郊游相对简单,最好自备婴幼儿的食物,可考虑罐装食品,尽量不吃饭馆的饭菜。
2.注意车内与车外的温差,不要让路途睡觉的孩子一下车就遇风着凉。出远门时,注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可携带退热药、益生菌等以备孩子不适时使用。
3.野外受太阳影响气温变化大,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4.若旅游的地方太阳大要带应付太阳曝晒的大檐帽、遮挡推车或防晒霜等。
远距离出行注意事项
远距离出行时,要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安全要放在首位。
1.选择乘飞机出行是部分家长的选择,只要在飞机升降过程中,让孩子吸吮安抚奶嘴、与孩子说话、逗孩子乐等都可缓解气压变化对其双耳的影响,还要注意在飞机起降过程中不要给孩子喂奶,以免呛奶。
2.选择自驾车出行的父母必须要注意,一定要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车内其他成人坐在副驾位置抱着孩子是大错特错。
一定要使用儿童锁,防止孩子不慎打开车门。一定要把孩子安全地放在车内后再上车、倒车或者移动;下车熄火后,再打开车门将孩子带到安全地带;不要让孩子在车前车后玩耍。长途行驶过程中定时休息并保持车厢内通风透气。
注意保持生活规律
另外,节日期间还要特别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比如春节期间很多家庭在外地度过,家庭团聚时,注意不要改变孩子的进食习惯和食物特性。节后回到各自城市,会出现很多不适应情况,气候、饮食、起居等变化致儿童生病急剧增多,以发热、咳嗽或腹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