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生产性粉尘可以导致尘肺病,那么究竟什么是生产性粉尘?是不是所有的生产性粉尘都可以导致尘肺病呢?究竟接触什么粉尘,体检时需要做高仟伏胸片或DR胸片?…...
下面我们就从健康危害的角度来了解下生产性粉尘: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性粉尘是固体颗粒物,可致多种肺部疾患。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0.1~10微米的固体微粒则称为粉尘。
根据粉尘的性质,我们可将粉尘分为:
①无机粉尘,如石英、煤、稀土、铅、锰等;
②有机粉尘,如皮毛、骨、棉、麻、木尘等;
③混合性粉尘,如果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就称为混合性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具有卫生学意义的理化特性
当生产性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究竟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健康危害呢?这时候我们就主要从粉尘的理化特性去考虑了。化学成分、分散度、硬度、溶解度、荷电性、爆炸性、以及放射性,都是我们通常要去考虑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可以初步判断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例如:溶解度是与生产性粉尘能否导致尘肺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有些溶解度好的生产性粉尘,如铅、砷等有毒粉尘在人上呼吸道就会被溶解吸收,溶解度越高,则其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越强。而石英、煤等很难溶解的粉尘进入人体后,则持续的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
根据粉尘的特性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在GBZ2.1中规定了47种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其中第47种“其他粉尘”并不是指除了列出的前46种之外的其他生产性粉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低于10%,不含石棉和有毒物质,而尚未制定容许浓度的粉尘。
(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所有的粉尘颗粒对机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机体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也是多方面的,直接的健康危害以呼吸系统为主,局部以刺激和炎性作用为主。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肺尘埃沉着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尘肺,是由于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我国按病因将其分为五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性尘肺、金属尘肺。其中混合性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等引起的尘肺。年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列出了十二种肺尘埃沉着病名单,同时将依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列出第十三种尘肺。由以上可以看出,尘肺病是有无机矿物粉尘所引起。
(2)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吸入棉、亚麻尘引起的棉尘病,吸入带有霉菌孢子的植物性粉尘可引起过敏性肺炎。
(3)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和硬金属肺病
(4)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指炎性反应如粉尘性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肺病。
2、局部作用如阻塞性皮炎、毛囊炎、脓皮病、感光性皮炎、等。
3、中毒作用粉尘吸附或者含有的可溶性有毒物质在呼吸道溶解后可吸收,呈现出毒物的中毒症状。
4、致癌作用某些粉尘本身是或者含有人类肯定致癌物,可引起呼吸和其他系统肿瘤。
由以上可见,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由粉尘本身或者含有的有害物质所决定的,粉尘指的是有害物质存在的形态。它导致的健康损害不只是尘肺病,导致尘肺病是五类无机矿物性粉尘,所以不是接触生产性粉尘就需要做高千伏胸片或者DR胸片。
下面我们共同来思考几个问题:
1、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毒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2、我们通常所说的防尘、防毒设施中的“尘”指的是什么?防尘口罩中的“尘”又指的什么呢?
3、GBZ2.1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提及的“其他粉尘”含义是一样的吗?
4、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这样的物质,我们该怎么对其进行危害识别和分析?
参考目录: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GBZ2.1GBZ
(图片来自于网络)
Goodspeed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