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分不清痤疮和毛囊炎的区别,其实小编也是一个呢,有时候会把毛囊炎当成白头粉刺,然而有的毛囊炎还是红色的硬硬的,一到这个时候小编就开始懊恼。
超爱学习
毛囊炎和痤疮都是皮肤病的一个种类,但是毛囊炎和痤疮在临床上并不好区分,这两种疾病有着各自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一堂区别痤疮和毛囊炎的课,已经熟练掌握区分和修复技巧的,可温故而知新巩固一下,一直傻傻分不清没有掌握好的,今天可以一起学习一下啦!
什么是痤疮?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和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痤疮就是这样发生的。
毛孔堵塞
好发于青春男女脸部、颈部、胸背部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点状痤疮、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萎缩性痤疮、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恶病性痤疮等。
对于痤疮患者而言,开始时差不多都有黑头粉刺及油性皮脂溢出,还常有丘疹、结节、脓疱、脓肿或瘢痕。
病程长,多无自觉症状,如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和触疼,症状时轻时重。青春期后大多数病人均能自然痊愈或症状减轻。
什么是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本病好发人群为成年人,且糖尿病及贫血患者多见。
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顶端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有硬包。
01
类型不同
毛囊炎是细菌性皮肤病,完全是因外界细菌感染皮肤毛囊而产生毛囊疾病。
而痤疮是皮肤附属器病,是由身体内部病变引发皮肤受损的,内部疾病是“肇事者”,皮肤受损是“受害者”。
痤疮
VS
毛囊炎
脓包型痤疮
1
额头毛囊炎
2
02
病因不同
毛囊炎发病原因简单,多为革兰氏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是皮肤表面的原因,与身体内部是否病变无关。
痤疮发病原因复杂,痤疮丙酸杆菌只是其四大发病机制之一,与雄性激素、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异常角化及遗传、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都有关系,而且相互作用。
03
发病部位不同
毛囊炎好发于面部、颈部、臀部及四肢等易与衣物发生摩擦的部位。
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膀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
04
临床表现不同
毛囊炎相当单纯,红色丘疹、脓包而已,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而痤疮包括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常混合存在,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严重的融合成片或形成囊肿、窦道甚至爆发到全身(爆发性痤疮),但痤疮脱落后一般会有黑色素沉淀,严重者较易留疤痕。
05
疾病转归不同
毛囊炎多为急性表现,来得快去得快,治愈后,不留痕迹。
痤疮则复杂的多,表现为慢性过程,甚至迁延几十年,容易损毁容貌。
06
治疗方法不同
虽然毛囊炎和痤疮都是和细菌、炎症相关,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轻度的毛囊炎可以不用治疗,数日即可痊愈,严重的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修复和治愈。
而痤疮则要复杂的多,痤疮的治疗首要的不是抗感染,而是调节肌肤的水油平衡、改善皮肤角化程度,疏通毛囊导管,使其得以畅通,治愈过程表现为慢性。
皮肤科医生指出:
把毛囊炎当成痤疮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很多痤疮患者,得了毛囊炎后仍以为是痘痘,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无法治愈,反而越治越严重。
除了保养和修复等外在性的辅助手段,痤疮患者和毛囊炎患者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格外注意:
1、减少高脂肪食物
皮脂腺分泌增多是引发痤疮的重要原因,而高脂肪类食品会增加皮脂腺分泌,因此,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猪油、奶油、黄油、肥肉等高脂肪类食物。
另外还要忌食油炸食品,以免使本来就油腻的皮肤变得更油。
2、少食”发物”
腥发之物常引起变态反应而导致痤疮加重,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治愈。经常可见到食腥发物之后,原来快要消退的“青春痘”又“东山再起”。
腥发食物包括鱼、虾、蟹及贝类海产品;肉类中的热性之品也属发物,如羊肉、狗肉等,亦应忌食。
3、少吃高糖食物
摄人高糖食品后,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过多的糖在体内可转化成脂肪,使皮脂腺分泌增多,使痤疮“层出不穷”,故应少吃高糖食物。
4、少食刺激饮食
中医认为,痤疮乃肺热熏蒸或脾胃积热外犯皮肤而致。辛香、辛辣刺激之品性热,服食这类食物会使“青春痘”加重或复发。
烟、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内、虾等均不宜食用。
5、补养类食品
补养类食品常见的有羊肉、牛肉、猪肉、动物内脏以及一些名贵中药,这些食物虽然对身体有补养作用,但容易加重病情。
6、酒类
酒有助长湿热的作用,毛囊炎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及患有酒精的饮料。
美丽奇迹hEGF·干细胞美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