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多通过口服、肌注给予,但头颈、食道、肠胃以及神经系统肿瘤或并发病,严重的营养不良、虚弱、智力丧失等,均可造成吞咽困难;各种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妨碍口服止痛药;极度消瘦者无法肌注。在这些情况下,可采用舌下给药、直肠给药、连续静脉滴注、连续皮下滴注、硬膜外或鞘内给药。当然,硬膜外或鞘内给药主要用于常规给药已不能控制的疼痛。
舌下给药:最大优点在于无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经肠胃道吸收之后、进入血循环之前的肝脏破坏过程,故对生物利用度差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对肠胃道功能障碍不能服药者特别有用。二氢唉托啡、美散痛可供舌下及颊黏膜给药。
直肠给药:吗啡可以直肠给药,假如没有栓剂,可将吗啡溶解于10~20ml水中灌肠。用药后1。5小时达到药物高峰浓度,血浆药物浓度高于口服。
连续皮下滴注(CSCI):此法适用于非住院及住院病人的持续用药,吗啡按10~50mg/ml的浓度配制,可5~7天才更换一次输注部位。若有输液泵,可将其放置在锁骨下区或胸前区,患者活动不受影响。吗啡、美散痛等都可安全而有效地通过CSCI给药,且生物利用度几达%。CSCI本身的付作用极少,主要为皮下针头的局部刺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有出血,液体过多可能出现吸收困难。
连续静脉给药(CII):其优点是药物的血浆浓度稳定,镇痛效果充分,可控制其他用药方式无效的疼痛;药物用量小;安全性较高。使用指征:终末期患者,肌肉或静脉注射后疼痛控制少于3小时;需迅速控制的疼痛;无法通过其他途径给药的情况。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不宜使用CII。吗啡、芬太尼、度冷丁等已成功地通过CII用于晚期癌症病人。CII本身的付作用主要为静脉炎。
自控止痛装置(PCA):是一种能被控制的机械给药装置,药物事先装人泵内,导管插入静脉或皮下,在预定时间或在需要时按下开关即可自动将药物注入体内。其最大优点是患者能自己掌握剂量与给药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患者有心理满足感,他们感到自己能控制自己,自己就拥有强有力的止痛武器。由于此装置成本昂贵,国内尚未见使用报告。
硬膜外给药:优点是止痛时间长,一次注射可维持无痛达16小时以上,而常规途径给药仅能维持3~6小时;药物用量小,可小至相当于吗啡2mg的剂量;药物直接到达作用部位,对肾脏等器官的付作用减少。可供硬膜外使用的药物许多,它们的剂量及与吗啡的相对效应。
鞘内注射:鞘内注射吗啡和β一内啡肽,30分钟达到药物的高峰浓度,可维持无痛达20小时。已使用过麻醉性止痛药者,低血压、呼吸抑制、低体温的发生率并不高。已用过吗啡类药物并产生耐药者,鞘注药物可改为p一内啡肽或脑啡肽。
北京哪个医院医白癜风正规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