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国内外婴儿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管理指南中的一线用药。合理、正确掌握药物的用法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副作用,医学上将其分为了弱效、中效、强效及超强效四个强度。

通常来说,由于婴儿的皮肤薄且娇嫩,且体表面积相对成人更大,因此在治疗时一般多选择中效或弱效糖皮质激素,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注意在如阴囊、眼睑、腋窝等皮肤薄、药物吸收水平高的部位,应避免长期外用强效及以上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外用糖皮质激素每日的使用频率,一般推荐每日一至两次即可。

针对一些新型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每日一次的频率使用已可达到最佳疗效。连续使用外用激素的疗程应尽量不超过2-4周,后续可以逐渐减少使用面积或降低使用频率,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降级药物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当疾病得到控制后,针对反复发病的部位,目前推荐在间歇期以每周一至两次的频率继续使用外用激素(又称为积极疗法,Proactivetherapy)。该手段不仅有利于对病情本身的控制,也有效减少了外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机率。见图1。

如何判断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指尖单位

关于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医生常会告诉爸爸妈妈“在有皮疹的部位薄薄涂一层”,然而仔细的家长可能会产生疑惑,这个薄到底是多薄?一支药膏到底多长时间用完才算不超量?实际上这个用量可以用“指尖单位”(FingerTipUnit,FTU)进行测定。FTU是指从标准包装软管(即管口直径5mm)挤到成人一个食指指尖的外用药剂量,1单位FTU约等于0.5g乳膏/软膏(图2)。

图2指尖单位FTU

婴幼儿不同部位推荐所需FTU可以以下表作为参考,根据皮损面积估计药量。

若未掌握正确使用外用激素的原则,则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在存在局部皮肤感染时应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如脓疱疮、毛囊炎、皮肤念珠菌病等。若家长在患儿用药处观察到皮肤呈羊皮纸样改变,或出现红血丝、毛发增多等现象时,应停止盲目用药,进而需要进一步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因此,患儿家长在配合治疗期间,可多与皮肤科专科医师进行沟通,了解药物使用的强度、频率、疗程、用量、外用部位等注意事项,从而有效减少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外用激素其实并非洪流猛兽,只要正确使用,它将成为战胜湿疹的宝刀利刃。

华西李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gjm.com/zcmbhl/13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